九游体育(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共同骑向美好明天

自行车价格雪崩!从万元难求到变花架子还有多少个骗中产的坑?

最新动态 分类>>

自行车价格雪崩!从万元难求到变花架子还有多少个骗中产的坑?

2025-07-12 19:05: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身着亮眼骑行服、骑着万元级高端自行车在城市穿行,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许多人社交圈中的“面子工程”。

  那时候,一辆进口自行车的交货周期被拉长到数月,热门车型甚至需要加价抢购。厂商加班加点,商家坐地起价,骑行相关产业一片繁荣。

  然而短短两年后,这场热潮却像潮水般迅速退去。车店冷清、库存高企、价格跳水,这些曾被视为“新中产消费图腾”的高端自行车,如今竟难逃市场规律的残酷清算。

自行车价格雪崩!从万元难求到变花架子还有多少个骗中产的坑?(图1)

  2022年起,伴随着“露营热”“飞盘热”“City Walk”等户外运动的风靡,骑行成为年轻人热衷追捧的新宠。在社交平台上,骑行内容热度暴涨,“周末骑行俱乐部”成为潮人打卡标配。

  “如果你没骑过一次环城线,你就不算是城市潮人”成为流行语。高端品牌如崔克(Trek)、闪电(Specialized)、捷安特(Giant)、美利达(Merida)等迎来罕见的销售高潮,动辄万元以上的整车几乎一车难求。

  一位消费者曾在2023年初,以接近3万元的价格购入一辆崔克Madone SL6,还被告知“若再犹豫,排队都排不上”。

  但进入2024年下半年后,自行车市场风向急转。大量骑行者发现这项运动远比想象中辛苦,耗时又费力,加上城市道路复杂、气候变化等客观限制,骑行新鲜感迅速消退。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回归理性,那些曾一掷千金购车的用户开始把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一些人甚至开始清理闲置设备,将原本高价购买的车型放上二手交易平台,却发现根本无人问津。

  根据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高端自行车类商品发布量同比上涨110%,但平均成交价同比下降42%。曾经高高在上的万元整车,如今沦为“二手跳楼价”的常客。

  崔克、捷安特、美利达等品牌不得不主动降价清库存。2025年初,多款车型降幅达到30%~50%,甚至部分经销商给出“买整车送头盔、骑行服”的促销政策。零配件价格同样大幅跳水。

  以变速套件闻名的日本禧玛诺和美国速联(SRAM)纷纷传出库存积压消息,一套高端公路车变速系统的价格,从高峰期的8000元以上,跌至如今的四五千元。整车市场的震荡引发连锁反应,骑行市场的泡沫就此被刺破。

自行车价格雪崩!从万元难求到变花架子还有多少个骗中产的坑?(图2)

  自行车市场的价格雪崩,并非只是需求退潮的单一结果,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产业链在高峰期的过度扩张。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自行车行业总产量达到9953.7万辆,同比上涨0.4%,但其中大部分产量集中于上半年“骑行热”尚未退潮时期。

  各大品牌普遍预测骑行热将持续2~3年,纷纷调高产能目标,甚至吸引资本大量入局。

  捷安特、喜德盛、飞鸽、永久、凤凰等品牌集体扩建生产线;国际品牌亦在国内加速布局,设立工厂和经销网络。原本处于中高端市场的玩家也开始大举进军入门市场,希望实现销量“量价齐飞”。

  然而市场规律终归不会因为一时热潮而改变。从2024年8月开始,全国骑行消费开始降温,骑行俱乐部活跃度下降、电商销售额下滑、线下车店订单减少。进入2025年后,更加明显的库存积压问题浮出水面。根据公开数据,崔克和闪电在中国市场的库存周转天数从30天暴涨至90天以上,占用的仓储成本和资金流动压力迅速飙升。

  更严重的是国际产业链的共振危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日本禧玛诺库存过剩达20%,捷安特为40%,美利达甚至达到45%。面对这场横跨国内外的库存压力浪潮,企业纷纷启动降价促销模式,部分品牌甚至暂停新一轮产线扩建计划,以求“去库存、稳现金”。本质上,这场价格战已从表层的消费退潮,转化为对整个产业结构的深度冲击。

自行车价格雪崩!从万元难求到变花架子还有多少个骗中产的坑?(图3)

  骑行热退潮背后,是消费者观念的深刻变化。起初的大量购车行为,某种程度上带有明显的“炫耀性消费”特征,高价购买国外品牌成为社交身份的象征。

  而今,用户开始更理性地看待骑行本身的实用性与性价比。比如国产品牌喜德盛、瑞豹等逐渐获得认可,以更低价格提供高性能产品,甚至在部分核心零件配置上超越了部分国外品牌。

  与此同时,经济大环境趋紧,也让消费者的支出更加审慎。高价购买一辆不常用的自行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性价比越来越低。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希望具备运动性能,也关注是否轻便、易收纳、是否支持智能骑行系统等。“智能+环保”的理念逐渐渗透到骑行设备选购之中。

  对于企业来说,这既是一次洗牌,也是一次蜕变的机会。一些低端、靠低价抢市场的小品牌或将在本轮价格战中出局,但具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厂商则有望脱颖而出。未来,自行车企业的竞争焦点将不再只是产品价格和性能,而是围绕用户体验、售后服务、骑行生态构建等维度全面展开。

  比如部分企业已尝试在车架材质上进行革新,引入碳纤维、钛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骑行体验上增加智能骑行系统、数据监控系统;甚至涉足骑行社群平台建设,强化用户黏性。更前沿的探索包括与健康监测设备对接,实现“运动+健康”的综合数据分析。这些新的趋势,都预示着自行车行业正走向一个多元、智能、生态化的新发展阶段。

自行车价格雪崩!从万元难求到变花架子还有多少个骗中产的坑?(图4)

  骑行热的迅猛崛起与迅速退潮,既是一场消费主义的短暂狂欢,也是一次对市场规律和产业逻辑的深刻提醒。高端自行车从“一车难求”到“打折甩卖”,映射出供需之间的失衡,更警示企业在追逐热点时需谨慎扩张、理性布局。

  尽管眼下行业遭遇寒冬,但这场危机也为未来的重塑埋下了伏笔。随着消费者日益关注骑行的健康价值与智能体验,市场也在逐步从“冲动爆发”走向“理性成长”。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更成熟、更多元、更绿色的骑行新时代,而那些在变革中坚持创新、稳步前行的企业,才能真正站在这场风暴过后的阳光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被这一幕深深震撼到!网友驾车行至盘山路偶遇 “独腿骑士”,“在他面前,什么理由都不值一提”

  偶遇国外骑行大神,称从荷兰一路骑行到我们这,网友:这才是真正的背包侠客吧九游体育官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