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常识 分类>>
工厂机器忙碌到冒烟这款“万元神器”降价3个月售出5万台
在1980年代,欧洲的自行车运动员们还在使用笨重的金属框架进行室内训练时,或许他们从未想到过,这种名为“骑行台”的设备将在未来成为全球健身行业的现象级产品。作为一种室内自行车训练设备,骑行台的全名为“室内训练台”或“自行车训练台”,有时也被称为“骑行者的跑步机”。与跑步机通过模拟跑道来训练跑步者相似,骑行台通过模拟户外自行车道的环境,使得用户无论在恶劣天气或忙碌的日程中,都能保持有效的训练量。
近年来,骑行台逐渐成为中国许多健身房、骑行俱乐部以及骑行爱好者居家训练的标配之一。骑行台的普及在中国的健身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随着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骑行者能够轻松入手这一设备。智骑(THINKRIDER)品牌创始人俞丽铨回忆道:“我们推出的旗舰款骑行台,国际品牌同类产品的价格可能高达上万元,但我们将价格定在1999元,迅速点燃了市场,热销期间甚至有粉丝来‘抱怨’商品缺货,预定后需要等一个月才能拿到。”
过去,价格昂贵的骑行台通常出现在专业俱乐部或用于职业运动员的训练。而随着更为亲民的产品进入市场,骑行台凭借着不受天气影响、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新骑行玩家。2024年,骑行台的热度持续攀升,这标志着中国骑行市场消费者又捧红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
浙江省近日宣布进入汛期,并预计将迎来暴雨频发及持续高温天气,这对高强度的户外运动产生了影响。尽管一些骑行爱好者对天气产生焦虑,但这些问题并未影响到拥有10年骑行及比赛经验的业余骑手Arthur。他表示:“骑行台更像是对户外骑行的一种补充,是保持日常训练量的最便捷有效方式。”他补充道,自己的骑行俱乐部也添置了新的智能固定式骑行台,帮助队友们进行训练。他提到,几年前这种设备价格高昂,一台需要上万元,但如今国产骑行台的崛起使价格降至千元级,俱乐部也迅速进行了配置更新。
如今,骑行台已成为电商平台中的热门产品,国内厂商如迈金、THINKRIDER等新锐品牌定位于高性价比产品,主力定价在900元至2000元之间。而国际品牌也在市场上有所动作,如GARMIN佳明的智能固定式骑行台定价在1万元至3.5万元区间,迪卡侬则主打千元以下的滚筒式骑行台。
THINKRIDER创始人俞丽铨从骑行爱好者出发,亲身体验过骑行台市场的艰难起步。早在2015年,智能骑行台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便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尝试与欧洲品牌洽谈代理权。尽管未能成功获得代理,他并未气馁,而是亲自研发骑行台,认为市面上动辄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产品,其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凭借电商经验和骑行背景,他创立了THINKRIDER。
然而,在初期,市场需求并未立刻爆发,THINKRIDER也曾经历过创业的低谷。幸运的是,依靠电商其他业务的收入,THINKRIDER度过了这一阶段。2024年,THINKRIDER推出的千元级智能皮带直驱骑行台X2成功引爆市场,仅在三个月内便售出了近5万台。俞丽铨表示,这一转折点让品牌迅速崭露头角,并且获得了大约80%的中国市场份额。
俞丽铨认为,智能骑行台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与智能手机市场类似,在产品性能和性价比的突破下,能够占据市场的品牌会迅速发展。THINKRIDER持续推出升级版的X2Max及2000元以内的电机直驱骑行台,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然而,骑行台产品在中国市场虽然取得了高速增长,但对于许多初级骑行爱好者来说,这类产品并非刚需。因此,俞丽铨认为,智能骑行台仍处于较为初期的市场阶段,主要面向的是骑行发烧友和爱好者。
对于未来的发展,THINKRIDER等品牌正通过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俞丽铨表示,产品升级和数据价值挖掘将成为骑行台竞争的焦点,智能化和运动生态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某些智能骑行台已实现阻力自动变化、虚拟赛道训练等功能,与APP的配合能够为用户定制训练计划。
此外,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骑行台的出口潜力也逐渐显现。欧美、日韩等地的自行车运动发展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较强,且骑行文化的社交属性和科技属性更为被看重。速卖通数据显示,运动和骑行类商品的销售增长迅猛,特别是高客单商品。俞丽铨也指出,随着成本的降低,中国品牌可以在全球市场中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骑行台。
从高端训练设备的垄断到普通家庭的“健身伴侣”,骑行台的演变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变迁,更是中国制造从追随者到产品定义者的跃升。在这一波市场变革中,能够抓住机遇的厂商正不断改写行业格局,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